简体中文   简体中文 ENGLISH
首页 / 财富视界 / 市场洞察
市场洞察

新港之争,新加坡摆出谦虚姿态丨华人家族财富

2022.06.02      来源:华人家族财富

新加坡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5月29日访港,四天行程包括与特首林郑月娥、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及候任特首李家超会面,并重申新加坡与香港之间长期且密切的伙伴关系,就两个城市和更广泛地区的发展课题交换意见。特别是,对于外界疯狂炒作的“新港之争”,至少在政治层面上予以淡化。

外界注意到,自“新港之争”在舆论层面上日趋白热化起,新加坡政府就一直试图在各个层级淡化这种冲突。

在回应国际舆论频繁炒作资本撤离香港使新加坡受益的话题时,李显龙就已经为新加坡的官方声音定调:我们从未把新加坡和香港视作竞争对手。

有人认为,新加坡政府的“谦虚”,至少反映三点1,有些人借炒作财富转移等话题,其实是想进行政治操作,在当前地缘政治格局下,新加坡对此避之唯恐不及;2,舆论过度炒作“新港之争”,其实对新加坡未必有利;3,香港的实力可能被低估了,主流舆论并未反映事实全貌。


首先必须承认,在当前这一敏感节点,舆论上说的一些有利于新加坡的东西,确实存在。

近年来,许多超高净值人士开始考虑选择新加坡作为未来的居住地,结合今年大中华地区的特殊情况,这一趋势又有加速倾向。

而前一阵子李嘉诚家办对于新加坡的布局被曝光后,进一步引爆舆论。大家众说纷纭,各有解读,但共同点都是对于新加坡的肯定。

当然,不仅是超高净值家庭,许多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新加坡比如在新冠疫情期间,不少中国科技企业就把海外/亚太总部设在了新加坡。一些跨国公司,也积极将香港人员向新加坡进行转移。

在这背后,则是新加坡的踏实可靠。除了那些我们已经说过多次的“富人/企业友好型政策”,其快速推动疫苗接种、有序放开经济活动、商业活动持续复苏,也不断强化了它在亚太地区的枢纽地位

许多人近期高度关注越南经济,大概没注意到,新加坡去年GDP增速高达7.2%,创2010年以来最快增速,成为越南之外东南亚的第二个明星经济体。考虑到新加坡本身已是东南亚最发达经济体,取得这一成绩更是难能可贵。

所以,新加坡近来的强势是客观现实,也有内生动力支撑。那么,许多人眼中“新港之争”被过度炒作的谬误之处在哪呢?

答案是:新加坡很好,没错,但香港被低估了。



需要指出的是,香港经济去年一季度曾大幅跑赢新加坡,后来减速的原因与防疫形势密不可分,而非其他指标迅速恶化造成的。

有些“港黑”不愿提及的是,香港2021年GDP增速高达6.4%,算是迎来了强势复苏。但在许多舆论中,香港都快被归结为衰退经济体一族了,这背后自然反映出某些人的政治议程,但这种选择性失明已令一些业内人士感到震惊。

其实,根据《经济学人》编制的“全球正常化指数”,去年的香港一直稳居亚太第一。换句话说,至少根据《经济学人》的指标,香港经济在去年的正常化情况是好于新加坡的。

不少业内人士也指出,有些纯粹是由防疫形势造成的变化,不应轻易将之归于长期趋势。

那么,所谓的亚太地区“财富大转移”,真相又如何呢?

从一些媒体报道来看,这个“大转移”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。比如最近有一个说法是,中国新移民拥有的财富已占新加坡前50大富豪总财富的近四成,其中不少资金就是从香港过来的,所以华人财富管理中心也在南移。

但德勤的《2021年财富管理中心排名报告》显示,尽管主要财富管理市场规模都在增长,但各大区域中心之间的相对地位其实并未发生太大变化,香港继续排在第四位,而新加坡一直排在第五位。

而从财富管理市场的规模来看,2020年香港市场规模仍旧高达约1万亿美元,反观新加坡,当年财富管理规模约为8000亿美元,距离香港仍有不小差距。

分析数据可以发现,新加坡厉害的是势头,比如2020年财富管理规模增长10.1%。用追赶者更快的增速唱衰领跑者,显然不是一个科学的做法。而考虑到香港近两年的特殊情况,更不应轻易做出趋势性结论。

与此同时,香港背靠中国内地的独特优势,以及其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强大资本市场,依旧对新加坡有着不小优势

公开数据显示,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在今年1月的日均成交额约合70亿港币,而香港的日均成交额高达1200亿港币。截至2021年末,在新交所上市的公司总市值约合4.4万亿港币,而同期港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35万亿港币。两地不可同日而语。

规模超大、流动性超强、又有连接“亚太引擎”——中国内地的优势,短期内看不到香港资本市场失势的可能而强大的资本市场,就是各路财富的压舱石。

总而言之,新加坡近来确实风头正盛,但“捧一踩一”,盲目跟着部分舆论唱衰香港,不仅脱离现实,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掉进了某些政治议程中而不自知。

家还是要对香港多一点信心。



相关推荐

2024.11.25

2025年港股:中美政策牵动港股趋势

2024.11.05

股债超级周:美国大选、中国人大、美联储FOMC

2024.11.01

临近大选及全国人大常委会,人民币怎么看?

2024.10.17

财政部发布会的关键信息